電影裏的殭屍是一副半腐人形,張牙舞爪的在街頭遊蕩,一見到活人就咬,被咬死的人沒多久也會變成殭屍,立馬加入這殭屍團伙,又去找其他的活人咬。這故事橋段,在近十年的電影中不斷的出現,只是影片的類型不斷的變化,從早期的恐怖片,科幻片、驚悚片、災難片,到軍戰片、喜劇片,再到現在出現僵屍也能談情說愛的愛情片,真可謂片種齊全,任君挑選。
這號虛構的活死人怪物,存在大眾文化中,似乎已經是個司空見慣,約定俗成的角色,是個無論如何都要拼命咬人的怪物,這盛況空前在「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2013)一片中,完美的展示了,被這殭屍集團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把全世界的人都變成殭屍。
殭屍這廝最早出現在電影中,是1910年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其後是1932年的地獄新娘( the White Zombie),然後殭屍片一度成為美國B級電影最愛拍的題材,及至電視影集「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2011)後,殭屍的造型普及化,成了考驗化妝術的首選創意裝扮。為什麼人死了會變成殭屍,然後還有力量去攻擊活人,雖然不同版本的故事情節給了不同的解釋,或是法術,或是電擊幅射,或是不明病毒感染,但是真實世界裏,這殭屍的事雖不好說存在與否,但肯定不會那麼猖狂。倒是這殭屍所具有的表徵,可能就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共通現象。
是什麼表徵,讓電影工作者那麼愛以此為題材,給大眾不斷的創作故事?
殭屍對周遭的事物無感,刺不會痛,搔不會癢,目光無神,活動無目地,就如同行屍走肉般。喔,這行屍走肉一詞恰是譬喻徒有人的形體,而沒有實質精神,沒有生活理想,糊裡糊塗過日子的人。
如晉•王嘉在《拾遺記》所說:“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那麼這些影視中的殭屍,是不是在暗喻現代人精神文明普遍的缺乏,這個社會正在殭屍化發展?如果你有機會看一部英國黑色喜劇片「殭屍蕭恩」 (Shaun of the Dead,2004),肯定就會瞭解這些殭屍片的主創團隊,的確是心懷不軌,讓觀眾照鏡子,用聲光效果,一部部的嘲弄觀眾尚未殭屍化的感官世界。
越來越多的重口味、病毒式行銷手法,媒體渲染駭人聽聞的事件,讓銀幕情前的觀眾漸漸麻木不仁,公式而又僵化的生活方式,宛如殭屍吃人般,正無情的感染我們原本純樸的社會,不是嗎?
好在溫暖的屍體(Warm Bodies, 2013)這部片給了解藥,其實解救已成殭屍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真情的一吻。
如果看過幾部殭屍片還是無感事態的嚴重,那麼你可能正逐漸在殭屍化了,趁著腦袋還沒被殭屍吃掉時,在這大過年的,多與親朋好有熱絡,互道寒喧,或許是避免殭屍病變感染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