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沒有末日,而是膠片電影時代的末日,電影發行將全面轉成數字放映了,據近日一份專業資訊,美國主要製片廠,將於2013年底以前,將全面採用數字發行影片,以取代傳統的膠片,這麼一來,以膠片為概念的電影將在主要電影產業上退役,這距過去我在台灣電影年鑑上撰文寫的數位電影的發展,已是十多年的光陰,產業與科技,技術與藝術,天使與魔鬼終於達成了協議!
魔戒的電影導演Peter Jackson試圖遊說數字放映系統的院線昇級放映軟件,因為他最新拍的電影是以每秒48張的規格拍攝的;柯麥隆的阿凡達續集則是以每秒60張拍攝的,這些電影技術在數字放映系統中,只要加裝新軟體就可以達成了,但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那麼用高速拍攝的電影對觀眾有何影響呢?
傳統的膠片電影一般是18~24格/秒,主要是在減少膠片消耗與視覺接受度間達成平衡所設定的放映標準,但是這種規格在一般影片是完美的應用,但是到了拍動作打鬥,畫家移動快速的場面時,觀眾常常看到是一堆漿糊影子在畫面上晃來晃去,這種運動模糊(Motion Blur)是影片格數與動作速度相對下必然造成的結果,若採用高速拍攝與放映,這種現象就會降低,結果是觀眾在看打鬥場面時,依然能很清晰 的看見演員的表情細節。
高速放映聽起來是不錯的數字化產業革新運動,然而應用低速拍攝,刻意採用運動模糊技巧,也是一種不錯的表現藝術,譬如王家衛在其早期的電影。。就大量採用此技法。
據MPAA資料統計,過去電影為了發行,每年用掉了160億尺的膠片,相當於來於地球到月球來回三趟的距離。不過在2010年開始,這數據下降到5億尺了,數位化之後,其實對院線發行是很經濟的,因為銀價今年已經從每盎司5美元昇到25美元了,而銀是傳統膠片處理必需的元素,這意味著傳統膠片的製作成本將量產降低,原材料提價的情況下,製作成本將會越來越高。
對目前現有的院線來說,全面數字應用放映將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了,不過,傳統電影膠片或許會如黑膠唱片一般,進入藝術蒐集市場,所以,如果你有卷曾是院線用的電影盤式影片,現在開始可得好好收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