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粉墨登場,而轉基因食物正處於正邪混戰中,我們一日三餐補充能量的舞臺,配上食品安全的主旋律,社會大眾這回不得不入戲,關心後續發展,但是看熱鬧的多,懂門道的少,處在狀況外的,可就猜不透這是什麼戲碼了。
現在劇透下一號出場的重量級要角,就要是「有機轉基因」!
這怎麼說呢?先來瞭解什麼是「有機」,這詞是organic的中文翻譯,意思就是組織化的或親組織的,所以用在食物上,就是說人吃了以後,其各組成分子都能被人體各器官組織吸收,成為營養,不會在體內留下任何有害殘留物。
工業革命後,自然資源污染環境下生成的食物,人們不知所吃的東西除了可口外,還有什麼其他不明物質,相較之下,這有機的概念就成了醒目的新詞,成了食品工業產品一個新的貞節牌坊,於是很快的就變成了市場亮點,成了銷售號召,一時之間有機食品、有機蔬果等標籤,貼滿市場商品包裝上,價錢雖高,但是還頗受大眾青睞。
但是,有機並不是傳統水肥或是水耕的代名詞,也不是沒有蟲吃過就是有機,或是成色不佳蔬果的托詞;許多坊間這樣傳說,因為沒用農藥,在自然環境下生長,所以有機農作物就是這種「土樣」。其實並非如此。談有機還得回到原先的概念上,是否這食物含有不為人體吸收的東西,有無施用殺蟲農藥或化肥只是其中之一因素而已。
現在再來看看轉基因,這個被妖魔化的角色,好像一登場就要被打被罵。其實轉基因(Genetic Exchange)的功能,以自然的形式,存在生物界很久了,除了神學中稱神是依自己的形像吹一口氣將泥土造成人之外,除了無性生殖外,只要有兩性之差的萬物,其孕育下一代的方法都是靠基因交換的方法,這種轉基因法是物種演變的肇因,透過基因交換重組,改變生物特性,淘汰不良基因,但速度是緩慢的,如果應用人工生物新技術,可以加速這轉基因的過程,達到優生學的目地。
通常不同物種的生物在自然情況下,是無法形成基因轉換的,所以,現在社會大眾爭論大的,就是這人工轉基因術下形成的特種生物體,這種轉基因術用在食品原物料上就是轉基因作物或肉類了。
地表從太陽獲得烘焙能量,加水攪拌,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法,把氮、磷、鉀等化學元素轉換成可吃的植物性食物,於是我們有了鮮果 蔬菜五榖雜糧可吃,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口數持續擴張下,耕地縮小,魚量減少,動物受屠殺而滅絕、為防家禽牲畜因病減產,激素藥物濫用,地球資源逐漸匱乏中,採用人工轉基因術似乎成了不得不為之的趨勢。
如果以農作物而論,應用人工轉基因術的作物,改變不良基因,或是加入外物種基因,可以讓農作物產量提高,又能對抗病蟲害,基本上可以解決人類糧食不足的隱憂,在憂國憂民,為人類未來謀福利的生物科學家眼裡,這轉基因研究可是一個歷史文明的突破。這些人工優生學下培育的超級植物英雄們,打從實驗室出生,就宿命的為人類的糧食不足趨勢而奮力成長著,你可以不吃,但是別罵它!
當然,人工轉基因術是生物科技的研究發展成果,好與壞看用在那兒,如果用在動物上,也有可能出現如科幻片中的那些怪獸,或是神奇寶貝,或是強壯的超人戰士。
那麼用人工轉基因培育出的動植物有害嗎?中國人的烹飪術不是讓什麼物種都能成為美味佳餚,有些食材依本草綱目上所記,還是帶有毒性。再者,猴腦、熊掌、燕子口水(燕窩)都在吃,現在普遍愛吃的麻辣小龍蝦,不也是轉基因下的成果,只是當初不是為了食用目地。這些食材都是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開發出來的菜肴,許多食客吃了都還不知道其主要成份,照樣大快朵頤,那麼何苦為難經過現代科技篩選的轉基因作物?
現在如果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用人工轉基因培育出的優生作物,生長期短,自然營養吸收力強,不用化學藥劑就能抗病蟲害,個個結實碩大,吃了人體可以完全消化,那是不是天方夜談?這完美化身,給個「有機轉基因」的封號,不知對市場推廣會有何影響?
不過,現在「有機」這詞是個正號,「轉基因」」是個負號,依正負還是負的原理,恐怕只有等到撥雲見日,水落石出,「轉機因」就像照相術、鐵路建築,廣為社會大眾接受時,「有機轉基因食材」才能成為一個餐廳號召的食譜。等到打這招牌上市的公司肯定是個股市新寵。至於當下,這些跨界美食就先讓社會先進賢達等懂戲的獨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