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愛看電影的觀眾發現,近幾年來,許多院線級的作品怎樣拍得像半專業的紀錄片,其主要的特色就是畫面晃動大,走位靈活,具有臨場感,代表作品如苜蓿地(Clover Field)、第九禁區(District 9),洛杉磯之戰(Battle Los Angel),拆彈部隊(Hurt Locker),超能失控(Chronicle)等,這些作品看起就好像在看一部紀實紀錄片,這種新風格的電影手法被套上了新的稱記錄呼叫紀情片(Docudrama)。
在這時代,拜數字科技之賜,幾乎是人人都可以拍段影片,所以對於電影的欣賞習慣或許有所改變。以前膠片時代拍電影是個昂貴的事,電影劇情片就是在戲台前架個攝像機紀錄舞台上的表演,其後再放給無法到劇院觀眾看,所以看電影是舞台型戲劇欣賞經驗的延伸,那時的電影畫面是穩定而且每個Cut都很長,過去老一代導演都喜歡這種風格,拍些史詩大片。到了電子時代,電視機成了視覺欣賞的主流,, 街頭採訪畫面充斥在家家戶戶的電視節目中,形成的欣賞習慣就是快節奏,MTV式短Cut的吸引力,連貓咪的眼睛都能吸引住。所以電影風格也就变快節奏了!
所以根據「天演論」來分析,到了網路視頻充斥的時代, 視聽大眾的欣賞習慣非常可能轉向看一些半專業式的晃動畫面。以上提的這幾部作品就有了誕生的條件了!
影視應用發展百年後,從最初紀錄事件到紀錄戲劇,到現在的全數字化應用,從一群精英玩家到專業化工業化,再普及到全民參與創造,視覺映象的概念藝術也不斷的蛻變,如果觀眾觀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普遍畫面都是很穩定的,上下左右晃動很小,那是當時的標準,要的是穩定感,所以攝影師入行要求就是能把畫面掌穩了,但是現在看來新一代的攝影師可能得把畫面晃得藝術優雅點,畫面要晃得好像有人在拍紀錄片,就連原本最有條件在安穩環境下作業的動畫片,也趕上這種表現風格。真是有趣的信仰!
如果畫面拍得太穩了,在後製的時候要刻意套上一些畫面晃動的數據,以增加現場晃動的真實感。
不過,電影還是電影,這些表現手法的多元應用只是實驗過程,最終還是需要個好劇情,又會回到戲的原點,合時代需求的故事內容,新的文化創意產業才能有個發芽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