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假設有個外星人好不容易來到地球,不小心降落在一片沙漠上,遇到了一隻沙龜,它會不會被認為是地球上的唯一生物?如果這外星人滿足於這場奇遇,懶得再到各方探索求證,就此回去打了個報告,做了紀錄,那麼日後的外星人的認知圈中,會不會就此相信地球的代表生物就是個龜樣?
在地球上的人類生態體系中,充滿了這類以偏概全的認知,對於不了解的事物,僅依據表象及過去的個人經驗,不經深入探索了解,就進行價值判斷,那可就踏出錯誤的第一步了。
譬如說,宗教也是被發明出來的文化產品,古時候有創意的人根據未知的非常現象,神化了當時認知圈外的事,用有限的知識去合理化無知,以文字規範化認知圈內的生活,建立起信仰的儀式,為當時的社會發展立下了世俗的脈絡,好讓後世依循,但是,就此約束了理性科學的探索了。
蒙昧到神權時代,到君權時代,資本民主時代,再到共和民主時代,每一代都有那些創意非凡的上智者,替世俗人們解釋許多疑難困惑,不同思維方式的人再簡化詮釋角度,以新的展現方式進入當代的大眾的認知替系中,以點醒當代積重難返的迷惑,然而也有可能墬入凡間的精靈,越弄越混,反而沈淪在過時的社會體制中,讓真實義理在狹隘的認知體系中被誤讀。
科學分析包括歸納與演釋两個方向,將議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做個整體的表述,是需要時間的,然而生活步調的快速,媒體即信息簡單化,消費主義盛行,內容只注重鮮活的表像,刻板印象只是膚淺的符號,多元文化形成多元認知圈,現在每個自媒體又是一個圈,這個圈圈對那個圈,不同認知圈交錯的價值觀,在交接處是一道微妙的灰色存在,圈圈內的人自得其樂,圈圈外的人詫異瘋子跳舞。很多圈圈相互激盪,好時稱之為多元世界,接觸不良則是為文化戰爭。
小圈圈是在左右手之間,中圈圈是在天與地之間,大圈圈則是一片混混沌沌,現在有多 了個元宇宙,信仰的儀式還沒有形成。後訊息時代裡,原本浩瀚的宇宙再加上了無垠的網海,除了物欲廣告再度狂野充斥外,是否需要另一條綠色通道,讓人類的靈性發展,有個科學研究平台,而非又是一場宗教的詮釋。
其實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生物的感知力,那是內建在DNA中的編碼,就如同海豚、蝙蝠、貓等等,都能從大自然中獲得訊息,只是在現代化的成長過程中,被俗世生活的應對知識所掩蓋了,不信的人,可以時常到自己的夢境探索。
過去人類視聽嗅味觸這五種正常感知之外,尚有一知覺能力,被稱作第六感,或是超感知,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課題,一度被認為只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特異才能,不過經過美國的專門機構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研究,這種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是未加開發而己。就如同每個人都會作夢,夢中可能會呈現一些預知景象。人類逐漸失去這種能力,是因為對各式工具的過度依賴,社會制度長期約制以致刻意忽略有啓示性的訊息,又譬如怕被認為是瘋子或是巫人等。然而這些訊息是對靈商提昇有幫助的,但不一定對現實生活有立刻助益,所以一般人為了社會化而刻意否認接收到的訊息,長期棄而不用,以致感能力退化到潛意識中。
然而,長期從事創意或各種藝術工作的人,可能需要發展這種能力,不時喚醒這種感知力,尤其是熬夜與酒精作用之下,平時用以平衡日常生活的感知力下降後,就能體驗到這種第六感的知覺了,當然,這種知覺依個人替體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在表現主義的藝術作品中可以得到證明。
訊息革命後的當下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黎明,是多元文化交匯的共享時代,你所在的認知圈是否束縛了自我心靈的成長?建議別像那個懶惰的外星人,誤把地球人都看成了龜。如果與上敘情況有同頻反映,有類似的體驗,歡迎提供給國際學塾參考,或註冊成為會員,共同學習開發自己,服務社會,謝謝參與!
文/王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