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卡通的魅力
卡通(Cartoon)是諷刺畫的意思,基本上內容是神筆馬良,天馬行空的,且可以由畫者刻意誇張某些部份,以凸顯諷刺的效果,由於全憑畫者的自由想像,畫火燒摩天大樓不必真的燒一棟大樓,所以內容自由度高,可以無限制的加油添醋,強化趣味,以娛大眾。
動畫(Animation)在意思上是賦予無生命力的物體生命感的意思,動畫加卡通就是讓平面的卡通人物活躍起來,能動能跳,還能表演絕技,展示戲劇的效果或堆砌故事結構。動畫卡通(Animated Cartoon)的製作所用的原理就跟電影一樣,是利用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只不過一個是用插畫技巧的,一個是用攝影技巧。所以在後製作上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電腦動畫則是將電腦繪圖及其自動產生影像的概念,運用在卡通動畫的製作當中。由於電腦繪圖的技術發展快速,繪出的物品影像非常寫實,所以電腦動畫與電影特殊效果又搭上了線,用來無中生有,增加電影的可看性,甚至發展全電腦動畫電影,把製片場整個都搬到電腦裡了。當然這些運用概念都是逐步發展起來的。
電腦動畫的製作概念
電腦動畫可以分為2D及3D的,主要的區隔是製作軟體及製作概念之別,而不是最後的影像呈現具有立體感與否來論定。
2D電腦動畫比較接近傳統的手繪動畫製作方式,需要繪畫素描的概念,也就是說把這一套製作流程全搬到電腦裡來;3D的電腦動畫的製作流程類似黏土動畫,實務概念是來自於攝影及定格拍攝技術(Stop Motion),由於被拍攝物體是在電腦內虛擬空間的立體模型,必需先要製作人物模型及場景,然後再用虛擬攝影機拍攝,其間運用的概念包括空間感、運鏡、景深、走位及聲光效果,所以在動畫的製作過程比較像是在虛擬的片場中拍電影;另外,3D電腦動畫的製作可以拆開來分組同時製作一幕戲,然後在組合起來送到中央電腦中譯讀(Render)出畫面。也就是說,人物表情、支體動作還有背景的動作可以分開來,由不同的人製作。所以,前置作業及團體默契是很重要的。
當然,要從事這兩類的動畫製作,除了要有素描、模型製作以及讀圖的能力外,最重要必須克服的關卡就是電腦及軟體的操作!目前,有許多傳統訓練的老動畫師無法跳躍的障礙,就在克服不了對電腦的恐懼。
目前電腦動畫的製作偏向3D的電腦動畫,主要是因為在視覺效果上比較討好,依賴電腦的程度比較高,很容易滿足成就感;但是,由於市場的需求,運用3D電腦動畫軟體來製作2D平面感的動畫也大有人在,因為那比較像漫畫。
電腦動畫的製作過程
在電腦動畫的製作過程中,3D會比2D的來的費時費工,然而,在影像的產生,動作的柔軟度,還有場景畫面的調度上,3D的優越許多,所以現在就以3D的電腦動畫製作為例,粗分以下必經的階段:
1.設計(Design)
2.塑型(Modeling)
3.裝配(Rigging)
4.物體表面上色上粧(Surfaces) (texture and color)
5.擺設(Staging)
6.動作設定(Animation)
7.打燈光(Lighting)
8.特效安排(Effects)
9.譯讀出連續影像(Rendering)
10.合成畫面(Composite)
11.修補畫面(Touchup)
12.電影或電視帶輸出(Final film/video output)
(細節部分將在課堂上細說)
電腦動畫的時代里程碑
由於侏羅紀公園及玩具總動員中3D電腦動畫的運用成功,在上一世紀末電腦動畫曾經引起一陣商業競爭,喧囂一時的漫天喊價,但是真正好看且具有票房魅力的動畫電影還是那幾部,這就表示電腦動畫用於影視的製作上,在概念上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由於電腦動畫符合工業化所講求的自動化生產(影像),勞力集中,資本集中的原則,在工業革命之後,自動化生產的概念,是商業化社會的運作模式,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傳統的動畫卡通的製作是需要許多畫師的集合,形成生產線,以有效率且制度化的完成一幅幅連續畫面,然後再一格一格的拍到影片上。電腦剛好可以勝 任這種高技術性且單調的工作,所以,在動畫的製作上採用電腦科技,是必然的趨勢。
如果以產業昇級及智慧經濟導向的社會發展,電腦動畫剛好是數位內容這個範疇內的領航工業,而電影是文化產業的複合體,電腦動畫對電影工業來說是為產業昇級之一項!當然,不論是電腦動畫卡通,或是電腦擬真電影,文化意涵及戲的成份都是很重要的環節,此部份的知識系統就比較藝術一點,而非科學一般能很精確的討論,答案常是因人而異,需要文化作為參考範本,所以,且不在此論述。
就如當初卡謬博士為什麼會想要用電腦來畫卡通一樣,電腦是用來解決人之所不能之處,或是彌補人之短處,所以3D電腦影像是用來實現腦中的想像力,專業的教育訓練後,電腦只是一只畫筆,可以創造出想像中的世界,用來溝通概念,傳遞文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