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化的競爭與挑戰,產業競賽的內容已從過往工業化的大量製造模式,進入腦力與創意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各國也體認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性,紛提相關產業政策來面對全球的競爭。行政院核定之「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之「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發展計畫」為台灣第一次具有文化創意概念的產業政策
國際間對於「文化產業」一詞的定義,雖尚無具體的共識。但以「創意工業(creative industries )」的概念為主,英國為最早提出創意工業概念政策的國家,其於1997年籌備「創意工業籌備小組」,並於1998年提出第一份的「創意工業」報告;香港、澳洲與紐西蘭亦循同樣的「創意工業」概念。另外,中國大陸與芬蘭則是以「文化產業」的概念為主。亞洲國家中意識到文化產業概念重要性的國家,以新加坡、中國大陸與香港為主。其中新加坡提出「文藝復興城市」的概念,目標在於打造新加坡成為亞洲重要的藝文城市。中國大陸以「文化產業」的概念,企圖藉由國家的力量推動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並學習歐美先進國家在文化藝術事業的經營管理。香港則以英國創意工業為架構,提出香港的「創意工業」政策。以下分就英國、紐西蘭、新加坡與香港文化創意工業發展概況加以說明。
一、英國創意工業發展概況
英國政府的創意工業政策,為目前國際上產業別架構最完整的文化政策。1997年英國政府成立跨部門的「創意工業專責小組」,就創意工業的持續發展提出建議,於1998年提出創意工業的定義與完整報告。英國的創意工業界定為「那些源自個人創意、技能和才幹的活動,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而有潛力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根據這個定義於2001年將創意工業分為十三類:廣告、建築、藝術及古董市場、工藝、設計、流行設計與時尚、電影與錄影帶、休閒軟體遊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與電腦服務業、電視與廣播。由於所選定的產業皆是英國發展較成熟的產業,故能明確統計其經濟性的指標:營收(revenues,revenues gross)、就業(employment)與出口(exports)。依2000年創意工業的官方報告統計,這十三項創意工業的產值占英國國內生產毛額的7.9%,出口額為87億英磅,占貿易總額3.3%,創造就業人口數195萬(其中創意工業達115萬,創意工業以外的公司亦有80萬個創意職位),占總就業人口的4.1%。
二、紐西蘭創意工業發展概況
紐西蘭與英國一樣,歸類文化藝術相關產業為「創意工業 ( creative industries )」,整合其相關產業中的創意部門( creative sector ),提出主要創意工業:廣告、軟體與資訊服務(包括休閒軟體)、出版、電視與電台、建築、設計、時尚設計、音樂與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精緻藝術、工藝與古董)。
相關產業在2000年到2001年的全部就業人口數為49,091人,占總就業人口總數的3.6%,產值占GDP的3.1%,創造了69.5億美元的收入,如表1所示。
雖然紐西蘭的創意工業在重要的經濟統計表現上落後英國,但在收入、就業與占GDP的比例上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三、新加坡「濱海劇院」與「文藝復興城市計畫」
新加坡為城市型國家,其重要的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即為其城市文化產業發展策略。近來新加坡政府所提出較重要的文化產業政策是「文藝復興城市計畫」,其主要目標在打造新加坡成為全球的藝術城市、「21世紀亞洲文藝復興」的首要城市、全球世界的文化中心,同時並厚植文化基礎,打造新加坡的國家認同。
在「文藝復興城市計畫」概念下,新加坡有計劃地整合城市觀光旅遊、歷史建物及藝文消費於「新加坡藝術節」,經費來源為政府、企業與票房收入各占三分之一,成功結合藝術、旅遊與城市行銷。號稱亞洲最大表演藝術中心的「濱海劇院」(esplanade)座落在新加坡商業中心,匯合旅館與購物中心等產業,預計可替新加坡政府增加三百多個就業機會與新台幣一億元以上的效益。
新加坡資訊、通信及藝術部(MICA)以「創意聚落」形成的文化之都促使新加坡轉變為一個「創意經濟體」。今年五月,星國政府甚至提出一個創造文化之都的算式:藝術+商業+科技=有創意的+無遠弗屆的新加坡。新加坡的文化產業發展,是以城市發展為架構的產業政策。其次是城市藝術節及濱海劇院在文化經濟上的影響。
四、香港「創意工業」(香港貿易發展局2002)發展狀況
香港在創意工業(Creative Industries )的定義上,沿用英國對於創意工業的概念,主要含括:廣告、建築、漫畫、設計、時尚設計、出版、電玩、電影、藝術與古董、音樂、表演藝術、軟體與資訊服務、電視,總計十三項。
香港的創意工業,其相關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3.7%,及產值占GDP的2%。香港創意工業的表現明顯不如英國、澳洲及紐西蘭,但在亞洲地區仍是創意工業的重心。
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資料統計,在2001年香港創意工業共有90,575名就業人口,其中資訊科技、出版與廣告從業人口數居前三位,其創意工業從業人口產業別分配與就業人數分別如圖1與表2所示。
以上各國創意工業或文化產業的概況,可供台灣推動相關政策的參考,台灣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可參考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方式,釐清其產業輪廓,作為建立產業分類別與工商統計的參考。
參考資料: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路易眉批:
創意不是隨意,也不是任性而為,更不是如脫韁野馬般,滿街狂奔!
創意不是毫無章法的不需前置訓練,更不是斷章取義,瞎掰漫談!
創意是需要足夠的知識與經驗,需要脈胳,還要有認識符號及邏輯堆砌。
最重要的,好的創意還必須要有相當成熟度,必須要有可行性!
有了創意,生活就會快樂,社會就會進步,未來才會成為一幅憧憬!
所以,我們主張的創意,在藝術方面是可看性,在科技方面是通用性,在專業運作方面,就是解決問題的速度及完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