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in order for you to see "WP Copy Data Protect" effect. However, it seems JavaScript is either disabled or not supported by your browser. To see full result of "WP Copy Data Protector", enable JavaScript by changing your browser options, then try again.

數字影像的新美學觀點

摘要

電腦在處理資料的速度,已經到達運算大量高畫質的動態影像,這些數位影像在電腦裡面被視為資料,也是影像處理的基本素材,可以進行剪輯、合成、特殊效果處理等,串聯成跨越時間的訊息,創造出新的視覺觀,在上一世紀的下半葉以後,開始對傳統的好萊塢電影工業產生影響作用,在本世紀裡,更成為從事各階層影視創作,尋求創新風格的藝術工作者所必須關心的重要課題。

80年代,為了電影的專業市場的發展,在此領域整合運用主要探討的話題,是如何將類比的高畫質影像數位化,在90年代,為了大眾市場的發展,討論的是如何將高畫質的數位影像類比化;然而在本世紀卻發現,數位時代的影像創作,其製造、儲存及放映,並非一定得跨越到類比的世界裡,所以關心的議題是如何將消費大眾帶到數位的世界裡。

然而,在被定位為數位電影(Digital Cinema)、高畫質電視(HDTV)或數位影畫的數位化動態影像,其創作出的產品,是傳統電視或電影的延伸發展,還是一個全新感覺的新媒體?雖然還有待理論化釐清,不過,在現階段,其所影響的層面,在產業上,為製造模式的簡化,在社會面上為新生文化的創造,在藝術面上為價值系統的顛覆。此現象是為整體文化創意產業,在數位化時代中演變的普遍現象,數位影視只是其中之一角,但是,由於寬頻網路日益發達普及,其潛在影響力卻是深遠的,因為數位應用,讓參與此數位浪潮者,體認了社會階層中庸化,國際距離短縮化,思考模式多元化,資料處理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溝通普及化;而此時,如何在數位架構出的新領域中,建立出嚴謹的影視符號系統,找到人文價值,就成了一門新的美學課題了。

關鍵字:動態影像、資料處理視覺化、報導導向、魔術導向、合成畫面,思考的存在、資訊傳播、影像特技、飛影美客、資料設計師、介面、網路電影

一、報導與魔術的發展途徑

探索數位化影視創作前,首先必需思考的是,自古以來,人類為什麼一直積極的應用圖影,找尋不同的方法,傳播思考方式,並建立起動態影像的表現格式。

在十九世紀末發明的電影是科技在連續影像創作的結晶應用,從紀錄性的應用開始,如盧米埃的火車進站,到戲劇性應用,如火車大劫案。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將其他的藝術表現方式納入版圖中,才形成今日項目繁雜的類型電影。在二十世紀中葉電子媒體的電視加入動態影像的發展史,電影因市場的因素又發生規格的變化,如寬螢幕及杜比音響,但是在本質上的變化卻不大。

影視媒體中的動態影像主要是紀錄的結果,但在發展應用上的動力,大概可以歸類來自兩方面,一個是報導導向,一個是魔術導向。

所謂報導導向,就是在陳述事件,展現作者的思想以及自然景觀的紀錄,現在此方向的動力,就是逐漸普及化的DV攝影,應用DV將可以很快的將動態影像以數位化方式儲存,然後進行編輯,展示給觀眾看。

所謂魔術導就是在展現神奇的影像特技,將想像中的事物具體影像化,或是為譁眾取寵,以求得娛樂大眾目地,此類的發展如怪力亂神的描述,雷光火石等特效,如恐龍怪獸,星際旅行等,在過去是靠模型及繁瑣的光學特效,在數位時代裡,這類發展導向,很簡單的就可以應用數位軟體模擬出來,如運作3D動畫與實景的合成畫面,微粒系統模擬火光特效等。

儘管是數位時代,當初促成動態影像發展的動力源頭還是不變,也都跟上了潮流,趕上數位應用,報導導向的動態影像可從監視錄影、家庭紀錄到DV創作。在魔術導向的發展,如電腦繪圖、標誌字幕及好萊塢式的特效等。然而,此兩類的應用,在電腦中都只不過是大量的數字運算過程而已,是創作者者的應用方式,附與這類應用美學的思考空間。

二、視覺觀的解搆與重整

在藝術領域的研究,可分為創作者,訊息及觀眾群三個階段來觀察;創作者(藝術家)運用媒材組織成訊息,觀眾解讀訊息。在傳統電影創作就是導演應用演員、道具及膠片,將訊息藏在其中,傳達給觀眾。其中的訊息就是視覺觀的表現,過去的美學討論大多集中在此領域,如文本的分析或技術的解剖。

在十九世紀以前比較重視訊息的文本構成或材料應用技法等;在十九世紀中比較注重創作者個人的心智、生活背景及精神狀態;在二十世紀後半期到現在,則比較注重觀眾群的組成份子,文化形成及消費習性等。由於關注焦點的演變,整個原創性的視覺觀,就不斷的被評論者以不同角度解剖解構,然後在學院機構中拼裝重組。

就以動態影像中的電影表現格式來說,電影有作者論或A級B級製作之別;在訊息的組織方式上,有動作、驚悚、愛情、科幻或警匪等不同類型;在觀眾群上則有文化區塊或社會階層的差異,及所謂大眾電影或小眾電影之分。

將動畫歸類成電影類別中討論是必然的,因為系出同源;當然,在提到電影時,也不得不順便提及電視媒體,這個與電影同為動態影像傳播的表兄弟。所以在討論電影中的動畫與電視中的動畫,其實都是同一議題,並沒有多大的差距。

電視發展的概念來自於電影,不過,是以傳播能力取勝,是以電子類比訊號的科技應用為基礎媒材。由於傳播的便捷性,讓經營的形態產生變化,所以,廣告成了一個主要的市場競爭地,播放的主體內容反而是其次考量的重點。

在這些構成動態影像的格式中,其所有曾被解構出的元件,現在皆成了數位科技發展的目標,試圖應用電腦指令(Command)的組合重組藝術感,譬如幾道指令就能將數位影片的畫質加上刮花或泛黃,以產生老電影的感覺,強化故事性。或是在網路的數位影片播放器故意加上一些科幻性功能,好讓觀眾有穿越時空的錯覺。

不過,在研究數位科技承載影像訊息的課題上,目前為止,很多是以模仿傳統視覺經驗,如高反差,景深應用,色調分離,色溫控制,還有剪輯方式;不可否認,這些影像的應用,在經歷百年的累積,已經成為影像表達方式的國際共通語彙。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現在風格獨特又醒目的影像語彙,是過去影像工作者在實務應用上不慎的疏失所造成的,為了挽救得來不易的影像,尋求補救,所找到的解決之道。現在由於影像獲得容易,在影像本體上的開發,不再只是攝影機在大自然中截取影像而已,還得有魔術導向的應用,運用數位科技來玩影像魔術,重組視覺觀。過去許多累積性的影像文化資產,是以類比世界的思考模式為基礎概念,進行實務應用,所以,以數位為動態影像創作主體的應用,還有許許多多失敗與成功等待先驅者去發現。透過電腦指令的組合,以時間軸為架構,組織資料,創造影像訊息。

三、藝術價值定位的省思

現在,在創作者與訊息間,多加一個工具的應用,在訊息與觀眾間多一個傳播媒體,以傳統電影而論,攝影機是創作者的工具,放映機裡的膠片則是將訊息傳播給觀眾的媒體。在繪畫就是畫筆與畫布。以此新加的兩個階段,來討論藝術的價值。

從史前的石窟壁畫,彩陶上的紋飾,銅器銘文,素描繪畫、近代的攝影及至電影,創作者渴求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障礙,傳遞訊息符號,紀錄歷史,無論是動態的或靜態的,其表現出的是思考的存在。在過去的繪畫藝術領域上,由於材料技術是首要克服的關鍵點,所以在思考的成份中,材料應用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如磨磨手勁,體驗觸感,讓技術成為直覺反映,然後才能游刃有餘的表現思考的存在境界。所以文藝復興以後及至十九世紀,藝術的品味講求,是以技術成熟,精巧細緻為主要討論點,並推展到實用階段,具有影像歷史的保存價值。

以光學與化學科技為基礎的攝影,是為了解決人類對於真實影像紀錄的需求。以人工繪畫的紀錄方式,所需的手工並不是一般大眾容易學的,攝影讓大自然的影像擷取交由機械去做,單格攝影讓大眾有了影像,能讓歷史的影像保存交由芸芸大眾中任何一個有興趣者的手中,讓原本是畫師的工作,交給攝影師去做,畫師就成了純藝術家。在攝影的創作,創作者的指令就是簡單的按快門,然而,其思考的存在空間卻是廣大的。

傳統的藝術的價值觀,由於機械的大量介入創作過程,所以,精緻務實的價值轉變為稀有性、古老性,變成拍賣場上的文化古蹟或真跡等,為研究重點。

在攝影技術未被發明以前,以手工創造連續圖畫就已經開始發展了,但是其展現方式是不精確的,如皮影戲、漫畫及走馬燈等。在攝影技術發明之後,動作的紀錄有了憑證,臨摹有了依據,表現的方式也有了辯證的基礎,畫師於是又開始轉向創造動態影像,發揮想像空間,將虛擬的事物擬真的創造出來,形成動畫的世界。

動畫是在無中生有的一項魔術,其應用的原理是來自科學及耐心的研究。一般人的肉眼是無法分解動態中的單獨影像,唯有靠攝影器材才能完成如此的觀察研究,就如同肉眼必需靠顯微鏡才能看到細胞一般。所以思考的成份多了時間的考量,藝術價值定位又多了新的考量因素,成為四度空間的思考。

由於數位化工具模擬傳統藝術風格,大量複製經典的藝術元素,同時在數位領域上也創造出新的虛擬空間,就如同空白的畫布,足讓通曉數位工具的創作者任意發揮;以3D繪畫可以製作出如栩如生的景觀與人物;用電腦合成可以將動態影像切割或重組,飛天遁地的創造世外桃源;用特殊效果強化動態感,提昇視覺刺激等。

這些以數位軟體為工具的創作,同樣可以讓創作者表現思考、意境及訊息。透過寬頻影音的傳遞,觀眾以軟體摹擬的播放器觀看動態影像,在這個訊息的傳遞過程中,除了電腦外,物質媒材根本不存在。透過數位摹擬的攝影機、畫筆、雕刻刀、剪刀、膠片、膠帶、膠水,然後是虛擬空間,虛擬紙張,網路上的播放器模擬放映機,這整個以數位創造出的訊息傳播過程,從創作到展示,電腦是創作工具同時也是播放工具,創作者與觀眾所處的地位其實是相似的。都在處理零與壹之間的運算過程,藝術的發展,在此領域有非物質化(Dematerialize)的現象,也就是說真實的物質應用,在藝術的創作中將會愈來愈不重要了。

在二十世紀中期之後,歐美對於藝術價值論爭,逐漸開始接受概念主義,也就是強調藝術品中所傳遞的訊息,思考的存在,其所能提供的形而上的美感經驗,依此評論其高低層級。正好這個形而上的美學,是數位科技所摹擬不出來的,而必須由創作者去創造。所以,文化藝術在大量製造,大量摹仿,大量消費及資訊普及的數位時代裡,無論是傳統藝術的延伸發展或創新內容的開發等,非物質化發展,藝術價值在於傳播後所達到的感動力大小而論。

四、組織美感經驗的介面

數位科技影響媒體的發展,整合各類媒體的概念,也包括電影藝術,而成為一個多媒體的應用,在此發展趨勢下,將會因數位藝術的參與者日眾,而建立起後媒體美學(Post-media Aesthetics)。

所謂的後媒體美學,將納入了新的概念、象徵圖形、電腦操作系統及電腦網路的時代感,譬如說資訊、資料、介面、頻寬、串流、儲存、壓縮,截取等觀念。這些觀念除了用來表達數位媒體藝術中所建立的文化外,同時亦能用來敘述過去的藝術創作行為及文化現象。當然會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個搏頭腦的遊戲,但是在道德上如此的貫通應用,是為了區隔出新與舊的美學,並建立起美學發展的連貫性,讓新的有一點份量,讓舊的能有一點新味。同時也為了讓新一代的藝術家能接受舊式的美學薰陶。

依照此方法,我們就能夠稱喬托(Giotto)及愛森斯坦(Eisenstein)不僅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及摩登時代的飛影美客(Filmmaker),同時也可以稱他們是資料設計師(Data Designer)。如果視過去的影像符號系統為資訊內容,那麼在電腦內處理的內容都是數位資料(Data),數位媒體藝術就是一個如何組織資料的美學。

被尊為義大利繪圖之父的喬托可說是第一個發明在靜止平面上(畫布)及立體的平面上(教堂四周) 安排符號的人;被稱為蘇俄蒙太奇大導的愛森斯坦也是個先鋒,採用新技術在時間上處理資料,並運用這些資料的組織方式,發揮出最大的感動力,影響資訊使用者(觀眾)。

在傳統的媒材觀念中是強調特定材料的物理現象及代表性,如談論電影的膠片所呈現的色調、色澤、光學現象及其內容結構的特色等,在整體上來說,傳統的美學傾向討論作者的意圖、內容及藝術作品的格式,但忽略了使用者,如電影觀眾。相反的,在數位時代,談到文化、媒體或個別的文化性作品,其美學關注點則是使用者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軟體套件所能提供的指令(command)。指令的組成所形成的資料組織方式。

如果將電影的放映當作是資料的提供,那麼螢幕就是一個介面(Interface),觀眾獲取資料,透過買票入場來下達指令,現在數位化將能提供更複雜的指令,所以在組織介面上所花費的思考,設計資料組織的方式,同樣是美學,而且是介面的美學。對於創作者或觀眾這兩端,都會有值得研究的美學。

五、結論、在電腦螢幕前的冥想

在數位時代裡,由於新一代接受資訊的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像過去只靠書店或電影院來獲得新知,得到娛樂,而是在電腦前面透過網路,搜尋任何可以引起興趣的內容,包括網路電影或動畫,所以,在這些資料的建構上,內容的創作上,討論的美學,其脈絡是來自過去,其應用是指向未來,其發展是為了經濟,其動力是為了人文,而溝通必須透過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