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in order for you to see "WP Copy Data Protect" effect. However, it seems JavaScript is either disabled or not supported by your browser. To see full result of "WP Copy Data Protector", enable JavaScript by changing your browser options, then try again.

二十一世紀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文明演進的適當性,反映在當代的幸福感上,二十一世紀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已經反應在許多徵兆上了,足以例證時代該是到了一個系統性轉換的瓶頸口。就如同文藝復興的人文思想,面對當下的社會議題,所該展開的是何種角度的詮釋?

現代社會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兩百多年來成果豐碩,但副作用也不少。現代生活型態讓人過度依賴都市機能,成長環境中透過各式媒體認識這個世界,建立起社會價值觀,不由得覺得熟悉的一切就在咫尺,成長後才發現不過是個燃料電池而已,為驅動一部巨大的機器而活著,食物、水、土地,還有空氣,生存必需的東西都上了貨架,成了市場上的商品。至於菜是怎麼長出來的,植物的果實能不能吃,河裡有沒有能喝的水,土地能否建造起宜居的家園,這些原本大自然提供人類生存的禮物,全成了交易的遊戲。在這埸遊戲中,新生一代通過制式教育成長,吸收傳媒中反覆放送的速食文化,像試劑一樣考驗著情商,譬如民主自由的口號,就像是那種神功附體的咒語一般,可以驅使無知成武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為什麼一定要放在對立的平台上,弄得思想的天空雞飛狗跳?渺小都市蟲子,生活只要聰明到能做好手中的事就行了,每天遵循著同樣的軌跡,在枯燥無味的節奏中掙扎, 每個靈魂都在這場遊戲中逐漸凋零,最終都將成了僵屍或機器人,或像是個可以替代的零件,在就業市場待價而估。

廿世紀末後現代文明的普遍病徵,飽受抱怨但又掙脫不了,直到發現健康拉了警報,老得無法動了,才想到好多夢想還沒實現,一生就將劃上休止符,下一代取而代之,繼續這場生存遊戲。

當新世紀開始轉變時,有創意的人們是否想要尋求改變的方法,試圖在所處的文化語境中,找到快樂所處的認知圈。而你是否是個幸運者,想要一探其中學問?

人類的文明是建構在宿命體系上嗎?

這個地球是給大自然表演的舞臺,但人類刻意違反自然的規律,披上文明的外皮,戴上有色鏡片,建立起機械性的世界觀,過度發展工業與金融體系,迷信於建造大型都市,啟動資源爭奪戰,但當關閉這一切的競爭模式,萬物之靈的人類還能保有什麼,為當下的自然世界提供怎樣的修補?

街上那些渺小的事物,那些值得被聆聽的故事,能夠改變命運的啟發,是否總在忙碌的生活中錯過?現代人本該養成的理性與感性,是否也在金錢追逐中逐漸喪失?當有一天這種被稱為主ˋ宰靈魂的感知力退化到還不如AI,身體就算還未腐爛,一切財富也將成垃圾而無濟於事,在世一場的當代文明體驗又有何意義?

為了尋求短暫的物質享受?為世界創造更多的虛幻泡沫?還是當個風中流浪的風箏?有了愛瘋、豪宅、豪車,塑料美之後真的很快樂嗎?

美感經驗僅止於物質表面,而未曾探索獨有的心靈層面,從未試圖探索靈魂的需求,人們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以致於把從未見過的當作偶像,羨慕螢幕裡的事,卻忽視品味生活中的感動,苛責他人偷了起士,卻從未想過自我升級。快速的科技發展,讓人誤認掌握了一切,卻加快了失去自然生活的體認,成了機器換代中的試用員,如果能有一場盒外思考的生存方式,給予另類的生活空間,或許能讓創意點明一切,其實,十足馬力的大奔,只會用到十分之一功能的酷炫手機,都不是真正滿足快樂的貢品,身心平衡的簡單方是生活滿足的目標。當大多數的人都朝向這共同認知圈邁進,地球的生命體系就不再負荷不了當下的消耗了!

不能逃脫的數位化生活?

大自然在工業化、城鎮化中逐漸消逝,過去人類的群聚建造都市,是為了快速取得生活訊息、交換生產資料,然而數位科技為訊息流通提供了便捷性, 現在無論生活在地球那個角落,只要能通上國際互聯網,只要認知圈寬容度高,頻寬大,訊息交換是沒問題的,數位工具將是最佳助手,但不是主宰!

二十一世紀將是個AI機器智能全面取代人工的時代,勞力與腦力都將自動化,那麼這個時代的人類文明該如何走下去? 或許,每個人都將有個充足的時間,翻出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夢想,或許都能發現該努力的方向,夢想並非那麼天差地別,共同的目標或許就是要活得快樂。但是這快樂的答案又是什麼? 數位科技讓獲取方式有了革命性改變,給了全人類一次好好相互溝通的機會,瘋狂印鈔,能滿足莫名的擁有慾望嗎?心靈的感受是用金錢購買,還是只要以物易物的分享?當自動化生產過剩,生存所需的一切不再是透過買賣與投資,那麼文化差異的體驗感,會是全球化融合的新趨勢嗎?

世界的改變讓教育體系也到了非改變不可的時候,為下一代創新花些心血也是必須的,理解文明發展正確軌跡。譬如說關懷生態的健康發展,永續性的事業,不光是宇宙大自然,還有人類自身的小宇宙及共享的元宇宙!

產業4.0的希望

在未來人類的創意決定發展方向,對藝術概念的認知也是一份重要修養,人類與機械之不同的核心價值就在這份與眾不同的創造力。然而這個被統稱為創意的藝術又是什麼呢?答案可能就在於你的文化背景下所鍛造出的靈魂重量了!

創意、美學品味、想像力、直覺、靈感或是更高的超自然感應力,都可在靈商研究中分析。過去說IQ有多高是說智商,而靈商就是你的靈魂品質,包括上述的 一些特質。最好的教育啟蒙方式,該是透過藝術或與大自然互動,在大自然的環境中,才是讓靈魂自由發展的理想空間,這是人類歷史演變的起源。

人類社會能擁有今天的一切並不是因為比其他動物更快或更強壯,而是強大的靈魂力量,懂得腦力合作,中國的崛起會不會孕育出新的文明體系,還是也得重蹈當代帝國崩塌的覆轍?過去的殺戮與資源爭奪已夠多了,現在該學習快樂的心靈, 學習生態美學,與自然共和,進入人類生命共同體之前,先要建立人類共同認知圈,未來該是一個關心永續地球的時代,你可別錯過這場繼歐陸文藝復興後再度興起的人文運動,帶動真正的需求,讓經濟成長不是依靠大量生產與消費,而是價值與保存。

時代巨輪轉變中,充滿焦慮與疑問是必然的,不要緊張,生存系統就是一場文化創意,必然造成時代運轉的暈眩,全球都是如此反應。價值不滅,只是尚未找到轉換的體系,若想要共構共同體,B to B,B to G,歡迎與我們一起研學未來,橋接國際融通,或是B to C入駐陶賽邦©(Taosidency),為個人打開全頻之門。

另,誠邀科研人士入駐本中心,發展文創經濟方向的知識體系,歡迎在藝術管理。文創產業,數位經濟,服務貿易等領域的研究型人才加入本中心的科研團隊,為需要服務的政府單位及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參考文獻)

王路易 (Louis K Wang)  謹致

需要轉嗎?

Center of Culture Creatives & Adverts( CCCA), Beijing

分享到: